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情况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日期:2016-10-31

 

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情况

公主岭市关工委

 

 

 公主岭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由乡村两级党政领导兼任关工委主任。关工委工作实现了四纳入、四统一、四到位;相关组织和部门紧密配合,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五有”建设落到了实处;基层组织网络健全,班子队伍建设逐年加强,制度建设越来越规范,基层工作充满活力,呈现出崭新的工作局面。目前全市达到“五好”(领导班子建设好,骨干队伍作用好,制度健全执行好,积极探索创新好,活动经常效果好)标准的乡镇级关工委10个,村级关工委156个。

 近年来,关工委组织不断向农村的自然屯延伸,共建关工小组2713个,成员8169人。建立了工作报告团、“五老”“十大员”、法制副校长、科技辅导员、校外辅导员、网吧监督员6支队伍总计6137人,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出力服务,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市关工委对基层关工委班子实行动态管理,做到随缺随补,配齐配强。乡镇街道关工委做到了五有,即有办公室,有办公桌,卷柜等设备;有办公用品,有门牌和办公经费,有的还配备了电脑等。乡镇街道关工委常务主任补贴每月300元,市财政纳入预算,由市关工委通过政务大厅统一拨付。村关工委主任每月补贴50元,由转移支付解决。

    对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我们做到了“为培养青年农民搭建致富平台”:

公主岭市关工委认为,把青年农民的工作放在位置上,就是找到了急党政所急的切入点,也找准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工作的选题。在为农村青年服务中,他们在全市开展“学理论、学科技、搞创业”活动。关工委在这个活动中实施“两推一扶”,即推动青年学理论、推动青年学科技、扶持青年创大业。他们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为青年农民送文化、送科技、送服务,收到较好效果。

在为农村青年服务中,关工委拓开四条渠道:

一、让农民走进学校

关工委同志下基层搞调查中发现青年农民面对敞开的市场经济致富大门,他们都感到茫然和困惑。他们想施展能力,但能力不够;想科技致富,但知识不足;想出去闯市场,但信息不畅;想发展自己,但信心不大。当有些青年鼓足勇气走出黑土地闯入外面的世界寻求出路时,困难又伴随而来:不懂法,常常走入怪圈,没有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能力。因没有技术,他们到外面只能干脏、累、差的体力活,暂时吃点青春饭。他们太渴望学习知识了,对他们来讲,搭平台、找门路、送知识就是雪中送炭。

关工委紧紧抓住农民学习问题进行调研,对此,他们重点抓了四个环节:

一是建言献策,当好参谋。

市关工委就农民学习阵地问题给市委写调查报告,反映农村中青年农民的所想、所需、所求,分析了农民科技培训的现状和应采取的措施,关工委重点提出了要建立农民科技学校服务于青年农民的合理建议。市委市政府下发了文件,要求把建立农民科技学校工作重视起来;把农民科技学校建立健全起来;把科技队伍组织起来;把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发动起来;把他们学理论、学科技、学文化的劲头鼓动起来。并要求责承一名领导专门负责此项工作。

二是典型推动,全面铺开。

关工委在集中落实市委文件工作中,认真总结了怀德镇和李油房村的经验,及时召开现场会。怀德镇和李油房村就科技学校的组织领导、队伍建设、授课内容、规章制度等全面介绍了做法,使各乡(镇)领导和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做有样子,学有目标。

各乡(镇)关工委都切实为建立农民科技学校,做了大量切实有效的工作。全市已建立了乡级农民科技学校24个,村级农民科技学校375个。

三是参与配合,尽职尽责。

在对青年农民的科技培训中,关工委有了用武之地。在乡村两级农民科技学校的管理人员中,关工委的常务副主任都兼任副校长。“五老”中的老教师、老科技人员、老实践经验者任培训教师。他们在授课时,土洋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和课外结合。使农民科技学校更能贴近农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发挥作用。

关工委还把培训农民工作作为乡村两级关工委争先创优的评比条件。通过实际运行中的不断充实完善,使农民科技学校的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逐步形成了长效工作机制。

关工委积极参与配合劳动部门开展农民科技学校的培训工作,在落实市里要求的工作基础上,还探索规律,从实效出发,创新模式,总结了新鲜经验。

为了取得实效,不流于形式,有些基层关工委在对农民科技培训的时间、方法、内容上都进行了合理调整。叫做“短”、“平”、“快”。在培训时间上要宜短不宜长。因为农民劳作繁忙,不宜长时间坐在学校里。在授课内容上要“平”,所谓平就是深入浅出。根据青年农民的文化接受能力偏低的实际,少讲理论,多讲实践操作。在授课方法上采取“快”,就是针对农民当前遇到的困难就事论事,让他们听完就可操作,操作便见效果。

同时还总结出了农民科技培训要抓好“四个围绕”:围绕农村经济推向市场经济的新要求搞培训;围绕农业结构调整项目搞培训;围绕青年农民的需求分层次搞培训;围绕青年农民在学理论、学科技、搞创业中的问题培训。

各级关工委利用农民科技学校的平台对青年农民开展了“两学一创”活动。

四是内外结合,扩展领域。

双城堡、双龙等乡镇把农民科技学校的触角延伸到外界,扩大教室,扩展内容,使青年农民开阔了眼界,开拓了头脑,开辟了思路,学习农业科学知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们把这个学校办得非常活,利用农闲时间把外出农民工集中起来,和在家的青年一起到科技学校进行交流和探讨式的授课。他们除了请专业人员讲课外,还看中交流的学习方法。让在家发展起来的青年和外出务工及经商人员共谈体会和收获,家乡的变化和外面的发展让青年们无比兴奋。近几年,乡镇关工委注重把青年带出去学习,让他们掌握更多的致富本领,回来建设家乡。农民科技学校就会办得越来越大,教师越来越多,青年们的学习知识面越来越广。

二、发挥“五老”作用

公主岭市关工委在培育青年农民中,突出抓好“两推一扶促两学一创”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注重发挥“五老”的作用,特别是“五老”中科技工作者的作用。请他们来到农村,走进农民,登上农民科技学校和田间地头的讲台。让他们的知识出库,让智慧闪光。

在科技服务中,他们根据农民的需求,把原科技报告团人员还细化成畜牧、种植、瓜果、蔬菜、劳务等科目。各有“五老”中的科技人员授课或指导。

一是到农民科技学校授课。科技报告团的老同志每年每人至少都要到农村去授课三到五次。在农业科技理论上启迪农民并现场解答农民提出的问题。

二是到农民中面对面指导,手把手传授。把在培训中学到的科技理论知识用在实践上。他们还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民亲手操作。一些农村普通青年经他培训传授,从泥土地里走出来变成了饲养大户,坐上了小轿车,成了大老板。

三是建立科技服务联系点。在关工委成员和“五老”队伍中,有一些人不仅具有一定的农业科技知识,更有大半辈子的农业科技实践。他们贴近实际、贴近农民,具有示范性,群众性。市关工委注重把这些人动员起来,为青年农民“学理论、学科技、搞创业”做点工作。

一些“五老”同志在自家大院或指定农户家建立了农业科技服务联系点。服务站前设有信息服务板,上边登有发展农业的最新技术或各地消息。经常有青年前来探求各种信息,遇到难题他们就坐在一起探索交流。现在全市建立了50多个科技服务联系点,很受青年农民的欢迎。

通过“五老”的热心服务,传授知识,对于农民摆脱思想意识和科学文化水平偏低落后的状态,提升青年农民的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青年农民的教育增加了一支强劲的社会力量。

三、架起知识之桥,帮助青年农民找就业门路

帮助青年掌握知识,开阔视野,提高适应能力和就业本领是关工委的责任和义务。乡村两级关工委抓住一切机会为青年农民架知识桥梁,积极推荐选送青年农民到各类培训学校学习知识和本领,为青年农民力办实事。

各乡(镇)关工委深入到村、屯,深入到农户,搞宣传,组织农村青年走出家门,学习知识,发展自己。到目前为止乡镇关工委已把5000多名农村青年送到劳动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学习。市乡两级关工委本着学习是青年农民生存之基,就业是青年农民发展之本的道理,在组织他们出去学习的同时,还积极为他们寻找就业门路,使他们学有所用。全市为4000多名通过培训的青年找到创业门路。这使青年农民看到了自己的前途和希望。也使他们懂得了有知识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道理。

四、输送营养,开展捐万卷书活动

在全市开展“两学一创”活动中,青年农民对学习产生兴趣,也逐渐有了进一步的需求,一个学知识,学科学的热潮正在兴起。农村青年想学知识,但能看到的适用科技书太少,而农民书屋的建立就满足了青年们的这一需求。

关工委借助全省农村建立农家书屋的契机,号召乡村两级关工委一方面要积极支持,帮助建好书屋,另一方面关工委和“五老”成员开展捐万卷书活动。

市、乡、村三级关工委行动起来,发动“五老”每人捐一本好书,为农民送科学知识,输送科技营养,奉献一份爱心。市关工委带头捐出500余册各种有益青少年阅读的书籍。他们还联系省农科院,免费将养殖、种植、南瓜北调、养鹿养鸽技术、草原技术、中草药种植、病虫害的防治等42种科技书籍送到农家书屋。

为了方便青年读书,乡村关工委在自然屯的“五老”家中建立青少年图书角,这样既发挥了“五老”的作用,“五老”也有了学习的机会。现在全市建立农民书屋110个,“五老”家中建立的青少年图书角有150多个。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公主岭市关工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培育新型农民上找到了有效途径和用武之地。关工委在建设农民科技学校中参与管理;“五老”人员在传授农业科学知识时走进课堂,在青年农民需要施展自己时,关工委为他们探索道路。公主岭市关工委培育青年农民的工作路子越走越宽,越走越扎实。